壓力容器檢驗:內外部檢驗:
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這種檢驗必須在停車和容器內部清洗干凈后才能進行。檢驗的主要內容除包括外部檢查的全部內容外,還要檢驗內外表面的腐蝕磨損現象;
用肉眼和放大鏡對所有焊縫、封頭過渡區及其他應力集中部位檢查有無裂紋,必要時采用超聲波或射線探傷檢查焊縫內部質量;測量壁厚。
若測得壁厚小于容器小壁厚時,應重新進行強度校核,提出使用或修理措施;對可能引起金屬材料的金相組織變化的容器,必要時應進行金相檢驗;高壓、超高壓容器的主要螺栓應利用磁粉或著色進行有無裂紋的檢查等。
通過內外部檢驗,對檢驗出的缺陷要分析原因并提出處理意見。修理后要進行復驗。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周期為每三年一次,但對強烈腐蝕性介質、介質的容器檢驗周期應予縮短。運行中發現有嚴重缺陷的容器和焊接質量差、材質對介質抗腐蝕能力不明的容器也均應縮短檢驗周期。





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用鋼,應當采用何種鋼材?
壓力容器受壓元件用鋼,應當是氧氣轉爐或者電爐冶煉的鎮靜鋼。對標準抗拉強度下限值大于或者的等于540MPa的低合金鋼鋼板和奧氏體—鐵素體不銹鋼鋼板,以及用于設計溫度低于-20℃的低溫鋼板和低溫鋼鍛件,還應當采用爐外精練工藝。壓力容器的選材應考慮材料的力學性能、化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工藝性能。
未來壓力容器的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特點:
(1)更。伴隨著工業化進程和科技進步,壓力設備向高參數、能和大型化方向發展。
(2)更安全。由于壓力容器具有潛在的危險性,安全可靠已成為設備的重要指標。大量新材料、先進技術不斷應用于壓力容器制造領域。為實現長周期運行、提高設備安全性能奠定了基礎。
(3)更節能、環保。隨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節能、環保問題是社會關注的一個重點,環保、節能型產品越來越受歡迎。
(4)更輕型化。提高材料強度、降低安全系數、選用更高屈服強度、采用應變強化技術及優化壓力容器結構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實現壓力容器的輕型化。
(5)長周期。隨著技術的發展,壓力設備的使用周期也會逐步的增長,更換的頻率會下降,性價比會變大。
(6)更通用化與標準化。壓力容器通用化和標準化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之一。這是因為通用化與標準化也就意味著互換性的提高,這不僅有利于壓力容器使用單位日常維護與后勤保障,而且能夠大限度地減少設計和制造成本。
(7) 更特殊化與化。特殊工況的需求促使壓力容器向著特殊化與化的方向不斷地發展和進步。超高壓容器、高低溫壓力容器、耐強腐蝕壓力容器、非金屬壓力容器將會得到更大的應用。